沙特斯威特的諷刺故事鎖定盎格魯薩克遜世界長久以來對法國菜的敵視,因而顯得格外有趣;盎格魯薩克遜人喜愛簡單菜色勝於別緻花俏,就算吃東西挑剔的人也不致過分苛求。這種現象在十七世紀晚期就已經很明顯了,當時法國的烹飪寫作才剛開始為飲食的時尚設定標準。聲名狼藉的英國浪蕩詩人羅契斯特爵士(Lord Rochester)應該是深諳歡愉之道的,他保證說,
我們自有簡樸伙食,精悍又精采的英國菜
讓你滿足,肚子飽
那虛有其表的法國菜,什麼酒莊和香檳
什麼燉肉和肉片,我們誓不食用
來一頓好晚餐吧,我如是思忖,腦袋清醒
來塊牛肉,扎扎實實騎師分量
據十八世紀晚期研究古代烹飪的英國作家彼得笙表示,法式餐廳烹飪當時在法國已很發達,但「偽裝肉類」的矯飾行為卻是在英格蘭大為盛行。「在這裡是使好肉變壞的藝術……在法國南部……則是使壞肉變得可以下嚥的藝術。 」
此時,法國大革命已經開始,國家一片混亂,廚房裡也缺乏紀律。在英國畫家紀爾雷(Gillray)的諷刺漫畫中,其後數年,老英格蘭的烤牛肉成了團結的象徵,絕不向拿破崙的「美食砲兵連」屈服。在史考特(Sir Walter Scott)的名著《劫後英雄傳》一開始那膾炙人口的章節中,引述「老英牛郡長」轉變為「小法牛先生」的過程,作為以前法國「入侵」後造成腐敗貪污亂象的例證。
雖然美國的獨立受惠於法國之助,然而在這大西洋的彼岸仍留有英國遺風,人們對簡樸烹飪有著忠貞不貳的熱愛。這種「愛英精神」滋長於十九世紀,隨之而來的還有對移民「什麼也不懂」的厭惡心理,因為後來的移民並不遵循盎格魯薩克遜的清教徒生活模式。背棄原鄉菜色、改食平淡的美國食物成為「同化」的象徵,移民必須經過此一同化過程才有資格成為公民。
一九二九年,聖塔菲鐵路公司最叫座的「加州有限公司」路線的餐車加盟業者在設計菜單時發現,「小里肌牛肉,蘑菇」銷路比「腓力米濃,香蕈」好多了;但其實兩份菜色是一樣的 。海恩斯首開餐廳指南寫作之先河,在食物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承續盎格魯美利堅的傳統,對法國菜存有偏見。他在一九三六年開始彙編《美食冒險》(Adventures in Good Eating),書名大有可為,他的口味卻出奇保守。他旨在提供資訊給長途開車者,比如那些從土桑市出發,一開車就是二十四小時,中途卻找不到吃飯地方的人。他喜歡公路旁供應「簡單伙食」的家常小館,他評斷的最重要標準是清潔程度。他自豪地宣布:「我避開用法國名稱來掩飾的菜餚,在中西部的旅館裡,這些菜名根本是胡說八道。」他年近七十才首度走出國門,前往歐洲從事美食考察之旅。他在歐洲時公開承認最喜歡英國菜,因為最像美國菜。一九六一年,甘迺迪總統任命一位法國廚師擔任白宮大廚 ;彷彿為了彌補此舉,他的妻子只好捨棄她以前愛買的巴黎時裝,改穿美國設計師品牌。
致力美食寫作的美國老饕李伯靈,在《紐約客》雜誌上以一篇篇讀來精采的自我解嘲故事,說明自己對法國菜的熱愛。
其專欄的寫作手法經過策劃,想要引發一種結合快感和反感的複雜感受,和同時代流行的吸血鬼電影如出一轍。他的經驗由一頓又一頓豐美且昂貴得驚人的餐食所串成,其間他下榻在簡陋的小旅館,置身下層社會,接觸到巴黎聲色犬馬世界的各色人等,有水手、流氓、妓女、皮條客和小混混。
他有關餐食的描繪是精采的黑色幽默,好比說,藍醬鱒魚「不過就是先把魚在熱水中燙死,那模樣活像羅馬皇帝在洗熱水澡」,然後澆上「足夠讓整團軍人血管栓塞的融化牛油」。蝸牛煮熟了以後,被迫回到殼裡,而在烹煮時,蝸牛「對牠的投胎轉世,沒有流露出一絲的情緒」。同樣一道菜若裝在陶罐裡,名叫「招牌鍋」。李伯靈的父親有一回到巴黎,決定要吃「簡單的食物,才不要亂七八糟的玩意」 。
美國晚近興起的多元論新思潮,使得美國張開嘴接受世界各地的風味。可是在此之前,法國人始終無法理解美國人為何排斥法國食物,疑惑如此之大,必須做社會學調查才行:這是法國文化因其優越性未獲野蠻人的認可而大受傷害,所展開的報復。
英國人對法國食物無動於衷,法國人倒是不那麼耿耿於懷,視之為素有偽君子惡名的對手刻意擺擺姿態罷了:這事可以了解,卻不必當真。然而美國對法國一無畏懼,只有欣賞。這就好像羅馬拒斥了希臘。羅蘭.巴特宣稱,使得法、美口味如此南轅北轍的差異,可以被定義為甜對抗不甜 。法國長久以來存有此一通俗的看法,但這個觀點從以前到現在都無法令人信服。如果要對法國口味做概括的介紹,人們總是會提到甜的開胃酒、梭甸白甜酒配鵝肝、法式糕餅和用香濃的餐後甜酒熬成的佐肉醬汁。
法國口味和盎格魯美利堅口味之間的歷史分歧,其實只是一項普通事實的極端例子而已。這個事實是,食物至少和語言與宗教一樣(甚或程度更大),是文化的石蕊試紙。
透過食物可以認同某個文化,因而無可避免地區分出文化。同一文化社群的成員經由食物而辨識出同夥,並透過審視菜單而查出圈外人。雖然飲食常有時尚流行,廣告可以鼓動風潮,飲食文化卻是保守的。跨文化飲食的障礙在歷史上由來已久,深植在個人心理當中,個人的口味很難調整。吮食甜味母乳的嬰兒除非後來斷奶,轉而接受新滋味和新口感,否則一輩子都會嗜甜如命。
兒童堅決不肯嘗試新口味;廉價觀光業對擴展美食領域往往裹足不前;人們一再回到熟悉的味道;經濟不寬裕的家庭儘量不做飲食實驗,以免造成浪費 ;為人妻者聽到歌曲裡的丈夫在高喊「給我一盤我老媽常做的香腸和薯泥!」心裡會覺得惱怒。
資料來源:mag.udn.com/mag/happy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26951#ixzz2DxpPzayN
留言列表